市環保局:針筒、藥品不得再進廢品回收站 |
編輯:上海大眾廢品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時間:2013/04/26 字號:大 中 小 |
摘要:市環保局:針筒、藥品不得再進廢品回收站 |
從明日起,醫療機構產生的針筒、繃帶和攜帶病菌的各類醫療廢物,將從上海的廢品回收站和生活垃圾中逐步消失。昨天,市環保局宣布《上海市醫療廢物處理環境污染防治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下月正式施行,本市近2000家醫療機構的所有醫療廢棄物將被集中無害化處置,上海的公共安全將因此得到進一步保障。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及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廢物。由于可能含有大量病毒、細菌和化學試劑,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蝕性,一旦處置不當,就會對水體、大氣、土壤造成污染,并對公共安全帶來潛在的威脅。本市從2003年“非典”過后便高度重視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理,目前已經對全市近2000家醫療機構中所使用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實現了100%的集中處置,占所有醫療廢物的三分之一。而在即將實施的《規定》中,上海將把原本可由各醫療機構自行處置的醫療廢物也納入到集中處置的范圍內,從根本上防治了類似針筒、藥品之類的醫療廢物流散到社會上的可能性。 《規定》對醫療廢物的收集、包裝、臨時貯存、收運和處置進行了細化規定,明確了本市除已具備專業處置設施的市公共衛生中心和交通暫時不便的崇明三島外,所有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均由專業部門收運、處置。據悉,上海已經在嘉定建成了年處理量2萬噸的醫療廢物處置基地,除能滿足本市眼下每年近1.3萬噸的各類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需求外,還能應對未來20年上海的醫療衛生發展。市環保局負責人透露,一旦崇明三島的隧橋建成,上海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將從目前的近70%提高到95%以上,屆時,上海的公共安全保障將更加完善。 |
上一條:廢舊貴金屬回收的處理技術 | 下一條:怎么鑒別是塑料廢品呢 |